在木鸟民宿的最新秋季报告中,观光游的新趋势引人注目,不再局限于登高赏枫,而是走进田野,亲自“下地”体验农耕生活。这成为了乡村民宿的热门项目,标有“采摘”和“稻田”等标签的订单逐渐上升。这个新的消费趋势引发了乡村民宿核心内涵的变革。
乡村民宿:不仅仅是风景
近年来,城市居民对旅行目的地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,农家乐逐渐被淡化,而“民宿”逐渐崭露头角。这种名称的更替不仅带来了名字的改变,还带来了消费体验和内容的本质变化。
越来越多的综艺节目开始将目光投向乡村民宿。例如,芒果TV的《我们的美好生活》揭示了乡村民宿的核心内涵,而早期的《亲爱的客栈》则是首次将乡村民宿运营的服务标准引入到大众视野中。
2017年,《亲爱的客栈》风靡一时,木鸟民宿等行业先锋率先提出“四木房源”的概念,将房间硬件设施和房东服务标准化,堪比四星级酒店。随后,途家民宿和美团民宿相继提出了民宿分级标准和房源卫生标准。这些标准化举措旨在提高用户的入住体验,将乡村民宿升级为更专业的住宿场所。
然而,在这场消费升级过程中,乡村民宿的升级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。它涉及到标准化服务和乡村生活的特色化。这种升级不是一蹴而就的,而是一个需要经历混沌和规范化过程的洗牌。
市场需求的火热吸引了一批充满激情、理想和创意的投资者进入民宿行业。这些民宿的经营者不再仅限于当地居民,而是来自各地的创业者,他们将乡村民宿的硬件设施提升到城市高星级酒店的水平,使其不再仅仅是农家乐。这个新的一代乡村民宿运营者为这个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如今,民宿管家的从业者数量已经达到了百万级,而木鸟民宿提出的标准化变革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,得以得以政策的支持和监管。这些乡村内核,曾经因千篇一律的大锅菜和农家饭而被忽视,如今在城乡距离缩小的情况下,得到了更多的关注。一些优质的乡村民宿项目受到特别宣传,人们可以在杭州莫干山深处体验农耕生活,在京郊民宿观看现场戏曲演出,城市和农村的融合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可能性。
下地,新的方式
中国古代文人陶渊明曾写下“种豆南山下”的诗句,表达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。如今,这种向往变成了现实,城市农夫已经成为现实中的角色,代表了这种情感。
人们对田园生活的探索越来越多样化。随着对乡村空间的不断探索,田间地头已经成为新的乡村旅游目的地。人们可以参与打谷、割稻、挖红薯、采棉花、挖花生等农活。在社交媒体上,关于丰收的帖子多达61万篇,秋收的帖子多达13万篇,年轻人和家庭分享着在土地上工作、享受时间的流逝以及农产品带来的喜悦。这种亲身体验成为乡村民宿的核心吸引力。
从内容上看,绝大多数乡村民宿升级不仅仅关乎住宿,专业人士的介入也为民宿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元素。乡村民宿逐渐融合了标准化和个性化,为不同口味的客人提供了更多选择。
与传统的观光游不同,体验游强调的是“亲历”。以前,游客只是在乡村购买农产品、垂钓、观光拍照,而如今,他们可以参与农产品的生产,将体验变成了项目,比如亲自采摘、种植和制作农产品。
此外,游客对服务的要求也更高。例如,一位来自北京的游客在国庆期间避开了繁杂的网红旅游推荐,而是在社交媒体上向当地人咨询,探寻小众的旅游景点和宝藏餐馆。她强调:“这次旅行最重要的是体验本地人的生活!”
场景化思维强调满足用户需求和愿望,以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。Airbnb的切斯基曾指出:“旅行很容易,但并不神奇,我们旅行时没能像当地人一样享受那里的生活。”木鸟民宿的“地主之谊”服务继承了爱彼迎的体验功能,在其他平台仍然专注于扩大供应链时,木鸟民宿的地主之谊满足了用户对个性化体验的需求。
民宿的未来展望
“秋收流”并不是体验游首次进入乡村民宿,事实上,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历了不同的阶段,从农家乐到乡村休闲,再到乡村度假和乡村生活。现在,越来越多的游客不仅仅想在民宿过夜,他们更愿意留下来,融入当地生活,亲历当地的特色,成为真正的“乡里人”。
从“游”到“居”,用户对乡村民宿的探索变得更加多维和深入。乡村旅游已经不再是浅层的风景游览,而是一种生活方式,将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,创造了一种“入世与出世之间的空间转换”。
如今,乡村民宿已经进一步细分为不同领域,以满足不同口味的用户需求。从乡村旅游的诞生到成熟发展,各国都在探索适合自己国家特色的发展模式,比如日本的务农式乡村旅游、美国的互动郊区式乡村旅游以及德国的休闲式乡村旅游。中国的乡村旅游也在本土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,呈现出多样性。
总之,乡村民宿正经历着快速的发展和变革,从最初的追求生活方式到现在的满足用户需求,它已经成为一种充满活力的生活方式,为城市和农村带来了更多的互动和可能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