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“故人具鸡黍,邀我至田家”的诗意乡村中,年轻主理人们正在以独特的方式重新定义民宿体验。他们深知,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,关键在于打造富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服务。
刘苇皇,作为“问海”民宿的主理人,运营着两家独特的民宿,坐拥福建泉州的山海之间。虽然他的民宿设计前卫、位置优越,但他深信这并非决定性因素。“无论硬件投入多大,总有其他民宿拥有更先进的设施。那么,我们为何不在服务体验上下功夫呢?”刘苇皇反问自己。
曾在酒店业摸爬滚打的刘苇皇对于服务有着独特的见解。相较于冰冷的程序化服务,他更愿意亲自与客人互动,了解他们的需求,并在细节中制造惊喜。深夜接送客人、品尝当地小吃、友好地提出改进游玩计划,甚至策划聚会和展览,为客人打造互动性场景体验。这份热情和真诚赢得了客人的信任,有些人甚至成为了他的朋友,甚至邀请他参加婚礼。
“对于一些民宿主理人而言,赚钱并非第一位考虑的因素,尤其是年轻人,他们更注重与他人互动时的内心感受。”刘苇皇表示,他常常因为与客人聊得投机而给予优惠。“与天南海北的人成为朋友,接触到各个领域的信息和知识,开阔了我的视野,为我提供了许多灵感。”
年轻主理人与客人之间形成有趣的思维碰撞,而与当地居民之间则是一种亲密融合。
“所有乡村民宿都需要面对在地关系这一课题。”薛蓉说,“民宿应该深植乡村社区,与当地居民形成共同体,而不是成为突兀的网红点。”
在“渔湾逸谷”民宿项目的美术馆中,一面墙上挂满了渔湾村全体居民的笑脸照片。这些照片是薛蓉团队的摄影师挨家挨户走访时拍摄的。“美术馆里的展品,很多都是村民捐赠的老物件,他们希望我们留住渔湾村的集体记忆。”薛蓉说,笑脸墙承载了村民对他们的信任与期待。
为了让民宿持续为渔湾村赋能,薛蓉在本地村民中招聘大学生运营人才,培训他们民宿经营相关技能,希望他们将来接手民宿的管理工作。对于其他有意开办民宿的村民,薛蓉和团队热心帮助他们改造小院,扶持他们形成规模。
“或许有一天,我们会离开这里奔赴新的项目,在此之前,我们想把一个多元业态的特色乡村社区交到村民们手里。”薛蓉表示。在这个共创的过程中,年轻民宿主理人们正用心打磨着乡村的独特魅力,为客人和当地居民共同构建一个温馨而独特的乡村社区。